in

莊潤東 與情緒共舞
浪漫故事?還是逃避的肥皂劇?(下)

上一期提及我重遇那位大學時期的好朋友,而這位好朋友卻突然憶起往事,覺得當年和我以及另一位朋友之間生了隔閡,生怕我們從此就會漸行漸遠,才會聲淚俱下約我們出來「盡訴心中情」。我們對於這位朋友突如其來的情緒都不以為然,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莫名其妙,只好安撫他的情緒,讓他止住了眼淚才從頭談起。為甚麼他的情緒會受到多年前的記憶所牽動、哭得呼天搶地呢?
 
人的記憶很有趣,我們總是會把很多不同的經歷和片段都在腦海中留下來,而我們記憶的方法就是利用故事形式,將一段一段的經歷都記載在腦海中,所以這也可以理解成:記憶就是我們最珍貴、最豐富的電影庫。而我們的腦袋總是偏好記得感性,甚或負面的傷感的記憶──這個道理很易理解,就好似我們總是對於一些讓人很感動、很悲傷的電影那樣。
那麼,回憶是可靠的嗎?
很多時候,即使我們對於自己的記憶信心滿滿,覺得「我在腦海裡重溫了這麼多次,怎可能會記錯?」但事實上,原來我們的記憶真的會騙人。我們總是讓記憶變得更美好,讓自己在重溫起來時更有感受。同樣地,如果我們對於過去一些不愉快的經歷都貼上傷感的標籤,那麼我們就會更易憶起、而憶起的時候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,仿佛自己就是韓劇中的可憐男主角,遭到世人的欺侮和不公對待。更甚者,有些人更喜歡為自己貼上「受害者」的標籤,將自己的「受害經歷」放到網上請人評理,希望別人一同口誅筆伐,卻不知自己才是理虧一方。
我們怎樣標籤自己,我們的潛意識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,而我們的將來也就會成了怎樣。如果我們永遠都只活在自己想像的浪漫中,又怎有機會改變人生呢?
話說回來,最後那位朋友在我們的道歉之後,終於破涕為笑。放下了心頭大石之後,他又回復以前的樣子,和我們說說笑笑、分享他的生活點滴。沒有被大學那時的事情困擾,讓我們都輕鬆不少,愛與恨的選擇大概就在這一念之間吧。
 


 

莊潤東
生於香港,成長於新加坡、台灣及美國三地。在大中華地區從事廣告及營銷傳播行業15年,曾為國際企業如恆生銀行、IBM、P&G、Meidi等制訂品牌行銷策略;2011年起提早退休,專注於探索個人成長、提升個人潛能,朝積極生活進發。深信每個人都有權行以最簡單、最實際的方式來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,找自己的不悔人生。

MegaLife Vol. 327 Jul 2017

BEAUVILLE ARTS 六天上舞台
Dicky把不可能變成可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