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

紓緩按摩 改善不同煩惱 全身穴位精選圖解

頭痛、睡眠不足、便秘、肩頸疼痛等不適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。人體穴位遍布全身不同部位,當中以耳、手掌及腳底最為集中,中醫自古已透過穴位按摩治療各種疾病,改善身體健康,持之而恆更能收養生之效。
耳穴
1 風溪
【敏感】有助抑制炎症、治療皮膚痕癢及過敏性鼻炎。
2 神門
【纖體、寧神、失眠】改善焦躁及食慾不振。
3 腰椎
【腰痛】改善腰痠背痛問題,有助紓緩腰部扭傷疼痛。
4 腎
【纖體】利水消腫,也有助紓緩耳鳴問題。
5 肩
【肩梗膊痛】有效紓緩肩膊疼痛,減輕肌肉疲勞。
6 胃
【纖體】調理腸胃消化功能,有助控制食慾。
7 肺
【纖體】有助燃燒體內脂肪,減輕呼吸道疾病症狀。
8 脾
【纖體】紓緩腹瀉,去水腫,並改善月經過多問題。
9 肌點
【纖體】有助阻止腸胃向下丘腦發出肚餓訊息。
10 內分泌
【纖體】平衡荷爾蒙,控制食慾,改善月經不順。
11 額
【頭痛、失眠】紓緩頭痛及牙痛等症狀引起的疼痛。
12 皮質下
【纖體】消除焦躁感,紓緩痛症,有寧神鎮痛之效。
13 枕
【失眠】消除腦部疲勞,改善睡眠質素。
14 眼
【眼睛疲勞】有助改善散光及假性近視。
腳、腳底穴位
1 解溪
【頭痛、暈眩】位於腳踝中央的凹陷位置,有助紓緩、腹脹及去除面部水腫。
2  太衝
【壓力、血氣不足】拇趾與第2隻腳指骨間後方凹陷位,能疏經活血,有助改善月經不調。
3  行間
【頭痛、美白】拇趾與第2隻腳趾縫,能行氣活血,有清肝明目之效,更能去痘美白。
4 湧泉
【發冷】腳底中間凹陷處,有助促進全身血液循環,寧神安眠。
5  風市
【腿部疲勞】垂手時中指踫到的位置,可用拇指按壓或握拳輕捶。
6  血海
[月經不調]位於大腿內側,膝蓋後對上約3隻手指位置,有助改善經痛及青春痘及濕疹等皮膚問題。
7 委中
[腰痛、水腫]位於膝後彎曲的中央處,有助舒筋活絡、紓緩腰痛及改善下半身水腫問題。
8 陽陵泉
[慢性腹瀉]位於小腿外側膝下2寸的凹陷處,有助紓緩下肢麻痺、膝關節痛及便秘問題。
9 足三里
[疲勞、食慾不振]合谷、三陰交及足三里有3大長壽穴之稱,而足三里有助紓緩脾胃病症,有健脾益氣的作用。
10 承山
[腳部疲勞]位於小腿後方中間位置,紓緩小腿抽筋、腰背痛及腳部勞累,也能去體內濕氣。
11 懸鐘
[肩頸僵硬、肌肉酸痛]位於小腿外側腳踝上3寸位置,能舒筋脈,也有助紓緩偏頭痛症狀。
12 三陰交
[經痛、發冷]有女人的專屬穴位之稱的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腳踝上3寸位置,有助紓緩經痛、消化不良及改善皮膚問題。
13 太溪
[腰痛]位於小腿內側腳踝後方的凹陷處,能益腎降火,並有助改善失眠、發冷及尿頻問題。
14 公孫
[腸胃問題]腳內側姆趾關節後1寸位置,有助紓緩腳部浮腫,能安心神、平胃氣,亦有助整腸健胃。

香港有機 EAT LOCALLY & SUSTAINABLY

MegaLife Vol. 289 May 2014